导入数据...
西南传统服饰多学科协同创新四川省文旅厅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
时间:2025-10-21 10:47:56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   查看:187

20251018日上午,“西南传统服饰多学科协同创新四川省文旅厅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仪式暨全国学术论坛”在我校成龙校区尚美楼学术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承办,学院党委书记张来山主持,标志着四川省在传统服饰文化保护、创新与产教融合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启动仪式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启动。四川师范大学校领导、文旅厅相关负责人及多位学界、业界代表共同为“西南传统服饰多学科协同创新四川省文旅厅重点实验室”剪彩,标志着该省级重点平台正式启动建设,未来将致力于推动传统服饰与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质量标准和可持续设计的深度融合。

在随后进行的全国学术论坛中,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服饰与多学科协同”展开深入探讨。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长江特聘教授崔荣荣以《中华传统服饰符号与时尚中国风设计》为题,阐释了传统服饰元素在当代设计中的转化路径与美学价值。

西安工程大学青年万人教授、副院长刘凯旋发表《数智赋能·交叉融合,服装设计高水平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从教育层面探讨了数字智能技术与服装设计教学的协同创新。

四川省纤维检验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赵瑞方围绕《四川刺绣产品标准化研究》,强调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体系接轨的重要性,为非遗技艺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许柏鸣以《时尚家居的可持续设计》为题,拓展了服饰文化在跨界场景中的延伸可能。

由姚期智院士孵化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安徽深信科创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安家乐带来《基于Dora具身智能框架的服饰行业多智能体协同学习研究》,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服饰设计与营销中的前沿应用。

我院韩旭辉教授则以《天马西来——隋唐天马织锦形象研究》为题,从历史与图像学角度揭示了丝绸之路文化交融在服饰纹样中的体现。韩旭辉提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原和西方的织锦中都有天马形象出现。学界在其形象来源,图案特点等方面已有一定论述,然而对于天马织锦生产技术和为何在隋唐盛行的问题却少有论及。 通过考古实物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原和中亚地区天马织锦。认为中原地区和中亚地区织锦由于织造设备和技术层面的差异,造成了天马纹锦实物尺寸和组织结构的不同;中原地区天马纹锦中天马纹样的来源不应只是希腊或萨珊波斯,而是受东西方各自的天马形象共同影响相互借鉴的产物。天马织锦的流行与本土化创新,同中国历代崇马文化、带翼神兽使用传统及唐代马类活动盛行有一定关系。

本次启动仪式与学术论坛,是我院继“融创·共生:可持续时尚教育的全球愿景与产业未来国际学术论坛”分会场活动之一,也是学院在传统文化传承、学科交叉与区域服务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实验室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西南地区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保护与创新转化能力,为四川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提供学术支撑与智力引擎。

 

供稿:刘志涵

初审:程   思

复审:陈   杉

终审:张来山

编辑: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