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作品导览|“春染万象·数境宽窄”文化艺术体验展:数字体验区导览
时间:2025-05-05 09:50:49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   查看:5

五一黄金周期间,春染万象·数境宽窄文化艺术体验展在成都宽窄巷子持续举办。此次展览数字艺术体验区的作品由艺术与科技专业师生共同打造,参展作品主要来自2022级艺术与科技专业《信息产品设计与管理》和《交互艺术装置》的课程成果,学生团队深度参与策展全流程,从作品创作、空间设计到活动视觉设计和推广,覆盖文化项目落地的多个核心环节。通过将课堂教学成果转化为公共文化实践,这场从教室延伸至历史文化街区的教学实验,为设计学科成果转化提供了创新范式参考。

 

数字艺术体验区作品导览

01

作品名称:古蜀灵韵·虚拟数字人

作者:时也涵、金琴雅、陆洁、侯新蕾

指导老师:刘玉磊

作品简介:三星堆”“蜀绣如今已是蜀地文化的标志,项目围绕青铜与蜀绣主题,创建虚拟数字人形象“锦灵”,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对话来与虚拟数字人实现交流互动,达到“AI导游的效果,并且以此来了解蜀地文化。

 

02

作品名称:三苏风华,光启千年

作者:王岚、孙悦、向路尧、袁立文

指导老师:刘玉磊、饶东杰

作品简介:构建三苏生平事迹的视频动画作为互动对象,以红外摄像头捕捉用户姿势动态,结合手势交互技术,构建起沉浸式历史文化场景,观众仅需简单手势,便能穿越时空,亲历三苏的传奇故事,与画中人互动。在视听交织的体验中,感受三苏文化的魅力,让三苏文韵在前沿科技的赋能下重焕生机。

 

03

作品名称:染韵⋅非遗数字扎染

作者:张博文、谢育恒、杨磊、熊艺、杨锐嵌

指导老师:刘玉磊、饶东杰

作品简介:对非遗瑰宝扎染技艺的浸染核心工序进行数字化转译,以动态视觉与沉浸式交互和用户进行对话。通过粒子实时模拟植物染料在布料纤维中的渗透轨迹,观众通过手势即可触发虚拟扎染效果。手指滑动轨迹自动生成独特纹样,触发浸染效果,色彩在虚拟布料上随时间晕染扩散,呈现染料渗透的动态过程,让古老扎染技艺在数字世界重现。

 

04

作品名称:古巷的窗口

作者:陈宗宇、陈盼、沈瞻琦、江先浩、杨伊帆、杨曦蕊

指导老师:刘玉磊、饶东杰

作品简介:一件以成都宽窄巷子为原点展开的艺术装置,通过交互媒介与空间叙事,将这片承载历史记忆的青砖灰瓦,转化为通往数字语境的“通道”。在数字时代,现实被算法、影像与社交媒体不断编码与复制,人类的感知逐渐脱离具身性,沉溺于一种“超真实”的幻象之中。“窗口”作为内外世界的交界,在当下则演变为屏幕、界面或数据流的入口。当你透过它看见古巷,每一块石砖都由繁复的数据构成,而你自身也被算法所塑形,逐渐沦为失真的主体。

 

05

作品名称:砖纹之下

作者:桂曼凌,费玺樾,陈子瑞

指导老师:刘玉磊、饶东杰

作品简介:以“历史的沉埋”为核心概念,通过手势交互揭开三星堆古蜀文明,用交互体验隐喻考古发掘的过程——周围泛起的纹理都是历史长河的碎片。观众通过手势(手指滑动、张合)与屏幕互动,像考古学家般“剥开”表面的青砖灰瓦。随着手势动作,表层图像如风化般泛起涟漪,逐渐显露出下层三星堆青铜面具、神树纹样等神秘符号。

 

06

作品名称:春晓入梦

作者:杨思瑾、李砚冰、郭飞鹭、包小也

指导老师:刘玉磊、饶东杰

作品简介:通过AI算法和数字媒体手段,将《汉宫春晓图》进行AI高清重绘并将中的传统国画元素(人物、树木、水流、山川等)实现动态复苏,并构建多层次互动体验。项目致敬传统文化,同时融合人工智能与自然交互技术,旨在让观众欣赏古画艺术的同时,以互动参与的形式体验“活”起来的国画世界,结合现代科技重构古典意境。

 

07

作品名称:声生奇境·瞬意丹青

作者:王雨馨、辛佳怡

指导老师:刘玉磊、饶东杰

作品简介:借助语音生成实时AI绘画视频技术,以中国古画为灵感,将声音指示转化,创新融合AI绘画与诗词艺术,实现语音诵诗,落笔成画的沉浸体验。系统智能解析诗词意象,实时渲染对应风格的古典水墨,让《枫桥夜泊》的钟声化作烟波,将《将进酒》的豪情泼墨成卷,打造跨越千年的诗画对话艺术装置。

 

08

作品名称:万象

项目作者:张靖雯、郑琦、彭程昱

织品作者:刘晶晶、朱燕、彭彦境等

指导老师:刘玉磊、肖红、杨婕、饶东杰

作品简介:装置融合红外循迹与气流传感,以王阳明心学构建交互系统,体验者通过右侧触觉感应激活休眠粒子绽放花朵,左侧吹气驱动数字花粉显色重组,恰似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双通道映射体感与意识,印证心外无物哲思——体温与气息共触数字显形,技术遂为存在感知的觉知界面。

 

 展览将持续至55日,每日9:00-17:00开放。闭展倒计时1天,诚邀您走进宽巷子一号院,见证传统文化在数字维度的重生。

 

主办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

成都宽窄文创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学术统筹:陈杉

展览策划:刘玉磊、刘晶晶、肖红、吕轩

展务统筹:刘婷婷、赵静

媒体统筹:黄晓娟、曾韵溦

展览助理:何渭、李文思琪、魏荣莉、陈芳芳、张博文、龙思宇

展览设计:陈宗宇、廖紫璇、蒋佩玲、张靖雯

影像助理:张海龙、包小也、岳渝婷、王婷

展览执行:22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师生、22级艺术与科技专业师生及部分研究生

展品作者: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师生

 

 

供稿:艺术与科技专业

初审:陈杉

终审:张来山

 

 

[手机版本]    [扫码分享]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