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宽窄巷子游人如织。在这片充满城市烟火与历史厚重的街巷里,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师生们交出了一份特别的 “实践答卷”。他们带着课堂上深耕细作的印染技艺,将传统染织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用双手让古老技艺在宽窄巷子里重焕生机。从设计构思到匠心制作,从课堂教学到街头展示,师生们倾注心血,让染织与春天相拥、与宽窄对话,在黄金周的热闹氛围中,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从构思到成型:实验室里的春日魔法
《手工印染服饰设计》课程一直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师生们热衷的非遗技艺。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传统印染技法,如扎染、蜡染、型染等,并将这些古老的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作出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手工印染作品。
宽窄亮相:当青春创意遇见千年古巷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2022级《手工印染服饰设计》课程的师生们带着他们的创意作品在五一黄金周期间走进了成都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宽窄巷子,通过“春染万象·数境宽窄”文化艺术体验展,为公众开启一扇通往非遗世界的窗,让人们感受手工温度,触摸历史脉络。
展品导览: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诗篇
这些作品展现了师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体现了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场跨专业的校企联动“公共实验”不仅为宽窄巷子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也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品名称:有序
作者姓名:吕轩
作品介绍:此作品以多年来收集的学生在《手工印染服饰设计》课程上的作业练习为材料,用心拼成。从每幅小小作品,即可看出教学成果尚可。川师服院教师以用心执教,希望培养出优秀学子。
作品名称:春生花
作者姓名:岳渝婷 胡怡静 谢芯蕊 李嘉欣 付佳佳
指导老师:肖红
作品介绍:灵感源自春日蓬勃的生命力,以印染装置呈现自然之美。材质采用欧根纱,其轻盈似春日薄雾,营造朦胧梦幻感,搭配珍珠如露珠点缀,尽显精致清新。花瓣肆意舒展,以褶皱层叠模拟风中姿态。
作品名称:靛池幻境
作者姓名:何艳 李茜
指导老师:肖红
作品介绍:本作品采用蓝染技术,“靛”精准点明蓝色的深邃质感,呼应荷花生长的池塘意象。“幻境”打破现实边界,暗示装置艺术通过古法技术赋予的色彩,为观者创造超现实的沉浸式体验。
作品名称:经纬·生息
作者姓名:郭梦琴 郭欣雨
指导老师:肖红
作品介绍:以天然染色技艺为核心,将植物染、扎染、蜡染等融入30块手工布料。原生木料支撑结构,象征自然与人文共生。诠释技艺传承与自然循环,在当代语境下重释东方“天人合一”造物观。
作品名称:靛彩萌踪
作者姓名:蒲鑫玥 刘佳蕾 徐晨阳 杨庭凯 唐亮
指导老师:刘晶晶
作品介绍:灵感来自成都特色大熊猫,运用扎染、蜡染和夹染进行创作,玩偶的四肢采用夹染,身体部分则采用扎染,形成深浅对比,同时又能表现熊猫黑白特征。
作品名称:锦色蓉城 蜡染映韵
作者姓名:罗影 高菱萍 刘江玲 刘康宁
指导老师:刘晶晶
作品介绍:以蜡染为媒,将成都特色元素——花朵、竹子、熊猫、脸谱、城市剪影、盖碗茶,精心创作成44幅作品,以圆框装裱呈现。古老蜡染技艺下,蓝白交织的冰纹赋予画面独特韵味,勾勒出成都的生机、气质与闲适日常。
作品名称:蓝晒·宽窄印象(左)
作者姓名:李姿颖
指导老师:刘晶晶
作品介绍:以传统蓝晒工艺呈现宽窄巷子的风貌,通过摄影打印菲林片的独特成像,在制作中强调照片纹理、光影对比,将历史街区的砖瓦纹理转化为蓝白交织的视觉诗篇。
作品名称:宽窄蓝影·熊猫逸韵(右)
作者姓名:梅诺茜 文雪荧
指导老师:刘晶晶
作品介绍:以蓝晒工艺定格熊猫持扇的灵动姿态,深蓝底色呼应宽窄巷子的古朴底蕴;熊猫与折扇元素融合川剧文化,传递成都悠闲自在的生活气息,让传统技艺在巷弄间焕发新韵。
作品名称:非匀质蓝(熊猫)
作者姓名:徐瑞 董洁 熊紫玥 邢飞燕 倪航 喻小兰 张梦宁 杨燚 田旭 杜佳穗 邬瑞峰 杨梓珑 李雨谦 李京燕 朱珊珊 等
指导教师:吕轩 肖红 刘晶晶
作品介绍:此幅拼布作品,是由18位同学的蜡染作品组合而成。图案设计以国宝熊猫为主题,以植物蓼蓝为染料。作品虽不完美,确是学生倾心之作,独一无二。
作品名称:非匀质蓝
作者姓名:程馨予 黎骞月 陈佳仪 丁可仪 周梦琴 曾良健 熊静 郭雨婷 黄会凌 毛雪莉 等
指导教师:吕轩 肖红 刘晶晶
作品介绍:此幅拼布作品,是由18位同学的蜡染作品组合而成。图案设计以地标、山川、传统文化为主题,以植物蓼蓝为染料。作品虽不完美,确是学生倾心之作,独一无二。
作品名称:颜色的想象
作者姓名:唐德金 徐瑞 董洁 邢飞燕 张梦宁 杨燚 喻小兰 毛雪莉 李欣月 程馨予 陈佳仪 胡明茜 徐岚熙 曾良健 21级学生
指导教师:吕轩 刘晶晶 肖红
作品介绍:此幅彩色拼布,是由24位同学的彩色蜡染作品组成。突破传统艺术界限;“洇彩”体现色彩晕染的无序与变化,打破常规,构建独特艺术边界。
薪火延续:蓝染体验传承手艺温度
此次展览特设“非遗蓝染”体验专区,师生们带动公众通过亲身体验,领略蓝染的独特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千年的浪漫,传承非遗技艺与工匠精神。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学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此次从课堂创意到城市文化生活的深入实践才得以顺利实施,师生们的教学成果才能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专业探索走向城市叙事。
草木有情,手艺无界。愿这场展览成为一粒种子,在城市的土壤里,长出千年的新绿。
供稿:肖红
初审:陈杉
终审:张来山
编辑:服装学院